商标注册审核流程比较长,有的甚至需要1年左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特别是在进行促销活动时,经常会使用商标。不使用商标往往会给人留下不规范、不专业的印象,大大降低了推广的效果。那么,企业在商标申请注册期间需要使用商标时该怎么办呢?该商标尚在申请注册中。使用它是否构成商标侵权?
首先,必须明确:商标需要是注册并批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相应的商标权。
中国市场上使用的商标注册标志有两种:大多在右上角或右下角标有圆圈内的R符号商标的名称,或中文“注”字。有的还在商标的右上角或右下角标注“TM”。
这种情况有时与商标使用者的国家有关。例如,与我国商标“先申请”原则不同,美国实行“先使用”原则,即商标的第一个使用者得到法律保护。美国法律规定,商标必须有贸易和实际使用,才能获得商标的法律保护。尽管美国已经引入注册制度,但“在先使用”仍然是申请注册的前提条件。根据“首先使用”的原则,商标可以注册,也可以不注册。未注册的商标只要在使用中仍然可以获得法律保护。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些美国商标在使用中标有“TM”标志时,此类商标就受到美国商标法的保护。
在我们国家,罪商标法实行“先备案”原则,出于各种目的,一些不负责任的商标注册机构会告诉企业:“TM”就是注册商标。拿到《商标受理通知书》后,可以通过标注“TM”来使用该商标,但不能标注为注册商标。
许多公司都渴望使用商标。这一声明有助于促进企业注册商标的决心。于是,不少企业一收到《商标受理通知书》,就将自己的注册商标贴在产品的各种包装、合同上,甚至在广告中。殊不知,这样做存在侵权风险,不少企业因此被告上法庭。
一旦法院判定商标侵权,公司不仅要面临赔偿,还可能涉及各种包装、广告费用等损失。
“TM”是英文Trademark的缩写。我国商标法根本没有规定“TM”标志的含义,也没有提及企业收到商标受理通知书后可以加贴TM标志使用申请商标。
如果您在本案中使用商标,侵犯他人商标权,您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原因很简单。商标受理通知书仅告知申请人商标局已受理该商标申请。这并不意味着该商标已通过审查。
“商标受理通知书”下面会有一句话:“注:本通知书仅表明商标局已收到申请人的商标申请,并不表明所申请的商标已被核准注册”。 ”,其实是提醒企业注意“商标受理通知书”的性质。
<因为《商标受理通知书》仅表明商标局已收到申请人的申请,但尚未开始审查。也就是说,即使您注册了与驰名商标一模一样的商标,您仍然可以获得《商标受理通知书》。如果拿到《商标受理通知书》后就可以在申请中标注TM并使用该商标,那岂不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合法”侵犯他人的商标权了?因此,“注册商标标有‘TM’即可使用”的说法是荒谬的。
圆圈内有一个R符号和一个“注”符号,是我国法律规定的注册商标标志,表明该商标已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并已审查完毕并批准。商标注册证书成为注册商标。
R是英文Register的第一个字母英语。注册商标具有排他性、排他性、唯一性的特点。它们由注册商标所有者专有并受法律保护。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或授权,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使用,否则将承担侵权责任。
那么,企业可以使用正在申请注册的商标吗?答案确实可以用,但是存在一定的侵犯他人商标权的风险。这与是否加“TM”无关。
商标侵权风险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申请商标前未进行检索,存在相同或近似商标;
第二,虽然做了检索,但检索工作不到位,存在漏检的情况;
第三,虽然做了检索,但商标局数据库存在漏检情况。e 有一定的“窗口期”(即部分商标已经申请注册,但尚未入库),在窗口期内有人申请了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p>
当然,如果公司使用正在申请注册的商标,该商标最终可能会被注册,不会造成任何问题。但企业也可能因此面临风险。
例如,一家公司在申请注册商标之前,已经存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最终商标注册不成功,有人起诉或投诉商标侵权。不仅要赔偿别人的损失,公司早期的很多投资也打了水漂。
建议企业在商标申请注册期间,如果确实想使用该商标:
首先,进行详细的商标检索最大程度地保证之前不存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其次,要控制与申请商标相关的包装和宣传成本。
企业最好在正式取得商标注册证后,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推广,防止自己投入金钱,为别人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