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环境恶劣、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中国企业正在寻找对策。中国知名玻璃制造商、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近日表示,由于中国税负过高,计划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有人借机指责高税负是排挤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真正原因,甚至称之为“死亡税负”。
在税负问题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宏观税负并不高。但由于税制不同,中国企业的税负较美国更高。在美国,以家庭和个人纳税为主,企业税为辅。中国的税收主要向企业征收。税制差异与两国发展阶段不同有关。
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的两大税种是增值税和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福表示,近年来,我国增值税标准税率保持17%,优惠税率13%。营业税改增值税(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分别加征了11%和6%。两级低税率。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为15%。
李万福介绍,2015年,全球增值税征收国家的增值税标准税率基本在1.5%至27%之间。据有关国际专业组织统计,在115个征收增值税的国家中,平均增值税标准税率约为15.7%。中国排在第56位,与众多国家居中。 2015年,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国家所得税标准税率基本在9%至55%之间。据有关国际专业组织统计,在126个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国家中,平均所得税标准税率约为23.7%,中国排名第63位。
但即使税负不变,企业在不同时期也会感受到不同的压力。刘尚希分析,经济回暖期间,产能利用率高、利润丰厚的企业承受税负的能力较强。相反,在经济低迷时期,企业面临产能过剩、附加值下降、利润变薄、承受税负能力下降等问题。当前中国企业“税负”较高,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s。
事实上,近年来政府不断减税清费。中国企业需要缴纳的税费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持续减少。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信息显示,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5000元(人民币,下同)逐步提高至月销售额3万元,2016年惠及近3000万纳税人;企业所得税征收标准减半,年应纳税所得额由3万元提高到30万元,覆盖所有小型微利企业。其中,全面启动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确保各行业税负只减不增。预计全年减税总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尤其初创企业往往对税收负担更为敏感。减税将提高他们的生存率和竞争力。 5月1日以来,建筑、房地产、金融、生活服务四大行业实施营改增的新增户数逐月稳定增长,累计增加53万户。
这一时期,税收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一致。今年1-9月,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00881亿元,同比增长6.6%。同期,中国GDP同比增长6.7%。
但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外部经济形势不好,我国面临结构性失衡,经济周期不顺畅。继续推进“三减一减一补”。
刘尚希表示,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政府政府的减税幅度并没有他们的利润下降那么大。随着经济下行,融资、劳动力、能源等成本持续上升。企业创新能力、转型升级、成本消化能力跟不上,经营举步维艰。当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一些企业乐得忘忧,努力扩张。现在经济形势恶化,很难应对。面对各种压力,税收负担很容易成为一些企业发泄不满的出口。
但企业经营压力上升的症结并非税负。刘尚希认为,所谓“死亡税负”过于片面、夸大。除了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外,国内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导致要素成本居高不下。包括公共服务、社会运行效率低下、人民生活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较高。在不断减轻企业税负的同时,我国需要推动机制体制改革,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甩掉“包袱”。
事实上,官员们一直在寻找解决企业困难的办法。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提出,经过1-2年的努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三年左右,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将合理降低,盈利能力较高。显着增强。
本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再次强调要减轻企业税负。降低各种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能源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l增强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向内降本增效。
(转国家税务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