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税务部门和国土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地控税、以税节地”管理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今年2月底,税务部门依托土地部门提供的信息发现该面积不准确或不真实。申报应税土地14万余块,新增应税土地面积6亿平方米,查征税收56亿元,其中城镇土地使用税37亿元,其他相关税费19亿元。房地产税。 17个试点地区城镇土地使用税超过上年税收收入的10%。浙江金华、青海西宁、陕西安康分别占上年税收收入的44%、42%、34%。
“以地控税、以税节地”试点也促进了经济和国际社会的发展。集约利用土地,有利于引导纳税人自觉减少闲置土地浪费。同时,协助国土部门查处违法用地行为,规范土地市场秩序。试点以来,仅河北省沧州市国土资源部门就利用税务部门提供的信息核实了4起闲置土地案件。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国家促进合理节约用地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一些纳税人少报、隐瞒应税土地。但由于缺乏完整、准确的土地信息,税务部门难以核实纳税人申报信息的真实性。税源不明问题一直困扰着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管。
2009年,国土资源部门全面更新城市地籍信息,形成电子化地籍信息系统。这张地图采用的是2007年7月1日启动、2009年完成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据此,一些税务部门综合比对纳税人申报的土地信息,发现大量未征收、未管理的土地。不仅摸清了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源,还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了税源全覆盖。目视化管理。国土资源部门根据税务部门提供的现场核查信息,发现并查处了一批违法用地行为,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
鉴于信息共享对提高双方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2013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信息共享”试点。以地控税,以税节地”。钍税务部门依托土地部门提供的地籍信息,全面掌控土地税源。国土部门利用税务部门提供的税源信息,促进节约用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确定1-2个试点城市(区),并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
6月,双方联合举办两期专题培训班,动员培训试点地区人员220余人,讲解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和疑难问题解决方案。国家税务总局也将试点工作纳入绩效管理,国土资源部则将试点工作视为推动地籍成果应用的重要突破口。双方定期交换信息并商定部署重要工作,成立联合攻关组开展监督检查。
各试点地区税务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密切配合,成立领导小组,商定试点方案,明确信息共享内容和方式、部门协作机制和工作保障措施,形成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税收、国土资源等在政府领导下共同领导。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实现了地税征管质量的飞跃,探索了部门间合作共赢的新路子。
据悉,国家税务总局将会同国土资源部认真总结试点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研究下一步工作,加强检查督导,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工作将于2014年底基本完成。双方还将研究部门合作、信息共享、联控的长效机制,并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管税”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地方并通过税收节省土地。”
深圳市国税局与国土资源部加强合作,信息共享推动税收和土地管理水平提升_税务动态_开心投资
经过税务部门和国土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地控税、以税节地”管理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今年2月底,税务部门依托土地部门提供的信息发现该面积不准确或不真实。申报应税土地14万余块,新增应税土地面积6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