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赢发展——聚焦博鳌亚洲论坛

南海之滨,椰风徐徐。博鳌再次成为世界关注中国经济的窗口。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一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博鳌发表的庄严宣言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

南海之滨,椰风徐徐。博鳌再次成为世界关注中国经济的窗口。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一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博鳌发表的庄严宣言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今年中国将如何回应世界关切?在这里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有哪些亮点?


中国经济的“积极变化”给世界带来机遇和信心

国际贸易投资低迷,世界经济动能减弱、市场信心不稳定……在国际形势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格外引人关注。

李克强总理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在出席本次年会的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看来,尽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发展决心,保持了相对合理的增速。

今年前两个月的数据印证了多位专家的判断: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经济指标较为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同比,连续六个月稳步上升;消费者信心指数和制造业新订单指数显着上升。特别是3月份,日均发电量、电量增速消费达两位数,进出口、货运增长加快。

与会的多位嘉宾也发现,面对挑战,中国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并没有搞“大水漫灌”的强力刺激,也没有沿袭老一套。粗放式增长之路。

数据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社会融资存量同比增长10.1%,大致相当于近两年的实际水平。今年财政赤字率计划定为2.8%,不会超过3%的国际警戒线。

“应对这些不确定性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张涛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应支持包容性可持续增长,同时坚持结构性改革。

在此过程中中方在应对经济低迷、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战略定力和充分准备,给菲律宾众议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阿罗约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依然强劲。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

与会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表示,中国既是全球经济的发动机,也是减震器。中国应该更加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世界应该抓住中国的机遇。


“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成为关键词

世界关注中国,中国在哪里?是中国发展的新动力吗?

李稻葵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比作一场只跑了一半的“马拉松”。在比赛后半段,中国队可能要面临逆风、上坡等不利情况,需要及时“补充营养”。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好自身增长内生动力问题。”

中国拥有数亿市场主体,对经济的推动力不可估量。对此,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和目标:

携手共赢发展——聚焦博鳌亚洲论坛

减税降费方面,每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纳负担近2万亿元。

金融支持方面,今年国有主要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再降低1%较去年增加一个百分点。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将采取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措施。实施,年底前全国开办企业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年底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将在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全覆盖。

……

我国正在不断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优化企业创新“土壤”。这一点,在场的很多嘉宾都深有感触。

京东数字科技集团CEO陈胜强表示,在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背景下,中国不断出台扶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给了他们这样的数字科技公司的投资信心增强,支持企业加大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

坐下来在博鳌智能网联汽车及5G应用试点项目中,一辆蓝白相间的小巴,外观略显“可爱”,吸引了与会嘉宾的目光。这辆车的车头上有多个摄像头,但没有方向盘,也没有油门踏板。通过物联网等技术,人们可以体验“无人驾驶”。

科技创新在解放人们手脚的同时,也在更加有利的环境中逐步打破发展约束,为我国经济稳定和长期发展提供更大动力。

“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劲增长动力。”与会嘉宾法国达索系统首席执行官伯纳德·夏莱表示,各国都应敞开大门,在合作中谋求共赢。


坚持互利共赢对外开放

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将如何继续前行?它将如何站在世界舞台上?

本届论坛再次向世界发出明确信号——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坚持扩大开放,实现互利共赢。一年前,中国在这里宣布了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并在一年内加快实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承诺。

一年后,世界再次在博鳌捕捉到中国一系列开放新举措:

——提前完成外商投资法相关配套法规制定年底实施,明年1月1日与外商投资法实施同时施行;

——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d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将继续扩大金融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对外开放;

——将继续扩大金融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对外开放;

>

——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切实维护外商合法权益;

——大幅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

“中国的开放程度从未如此之大”,“竞争环境日益公平”。在博鳌的各个会场和论坛上,与会嘉宾频频表达这样的感慨。

随着外商投资法的颁布和配套法规的制定,与会的不少外国投资者增强了在华投资的信心:跨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AstraZeneca)已建立生产基地落户无锡,表达了深化发展的愿望。对中国市场的思考;获批设立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的安联保险集团希望尽快开业,与本土企业分享市场蛋糕……

中国正在进一步优化保险控股公司外商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司法制度保障,明确人人平等对待。未来,跨国公司期待在更加开放、公平、透明的中国市场环境中竞争。

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将为自身经济发展带来活力,也将为世界带来互利共赢。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共同命运、共同行动、共同发展。

日前,中意两国宣布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坚持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为拓展“一带一路”全球合作增添新动力。

近年来,中国更加深入地参与全球经济,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对接各国发展战略,推动区域一体化机制融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波士顿咨询集团全球主席汉斯-保罗·博克纳表示,尽管世界经济仍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积极的一面。因素。 “未来是光明的,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共同目标”

文章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