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为下半年宏观调控定调: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需从紧

7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财政金融政策更好发挥支持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他还推出了促进有效投资的措施。 会议要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坚持不搞“

7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财政金融政策更好发挥支持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他还推出了促进有效投资的措施。


会议要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主动调整微调和定向调控根据形势变化,做好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政策相机预调微调


国务院为下半年宏观调控定调: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需从紧

上半年当年,我国GDP达到41.9万亿元,同比增长6.8%,经济运行平稳。


但是,作为中美贸易摩擦升温,我国经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上半年,宏观经济总体平稳,但部分指标出现明显回落,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增速、社会融资规模增加等。


围绕下半年财政和货币政策走向,有很多讨论。比如,财政政策是否不够积极?在减税降费背景下,上半年财政收入实现10.6%的较高增长,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税收收入增长14.4%。我们呼吁进一步减税降费。有很多声音。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大幅回落,也引发财政政策支出是否有问题的质疑高效。


例如,6月份,M2余额同比增长8%(增速为历史最低水平),社会融资存量同比增长9.8%。货币政策的方向存在一定的趋势。分析不同。有分析认为,随着金融去杠杆,M2增速自然会下降,社会融资规模总体能够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另一些分析师则认为,货币指标与名义GDP增长偏离较大,货币政策过于紧缩。


不过,货币政策已经出现边际放松的迹象。市场解读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暗示着从“去杠杆”转向“稳杠杆”。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明确发出稳健货币政策保持中性的信号适度从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管好货币供应大门,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合理增长。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财政金融政策要相互配合,更加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更加有效地服务宏观经济形势。


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主动。以减税降费为重点,在确保全年减轻市场主体税负1.1万亿元以上的基础上,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初步预计全年可实现减税650亿元。认定先进企业退税1130亿元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9月底前基本完成。加强相关方面衔接,今年加快发行和使用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取得早期成效。


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适度从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和流动性合理充裕,畅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措施。通过实行台账管理,建立责任制,及时落实小企业再融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免征增值税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用于降准支持小微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等。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免除发行人持续盈利要求。


三是加快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投入,力争实现全年支持小微企业15万户(次)的目标贷款1400亿元。对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规模、降低成本成效显着的地方给予奖励和补贴。


四是坚决清理“僵尸企业”,减少无效资金占用。继续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机构和活动,守住防范系统性风险底线。

7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认为由于市场信心的变化和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变化,加上财政、货币和监管政策实施从紧的情况,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


保障平台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早在宏观调控发布之际一季度数据显示,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把加快结构调整和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随后,扩大内需政策相继出台,包括降低进口关税、改革个人所得税等。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来看,扩大内需的政策还包括“稳定基础设施”。


上半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增速城镇、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7.3%,比1-5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去年同期增速为21.1%。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9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今年上半年。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我国基础设施投资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基础设施投资取得长足进展,需求没有过去那么旺盛。其次,中央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角度,注重项目的合规性、合理性。等开展包括PPP项目在内的综合评价,加强合作、合规检查。他还指出,一些合规项目可能下半年将加快推进。


但是,在地方债管理过程中,要避免出现“一放就乱、一放就乱”的现象。乱则收,一收则死”。 7月20日,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降成本”调查结果发布会上,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很多政策没有体现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比如各种紧缩政策。金融监管政策。 ,未能区分监管套利部分和令人满意的真实企业部分。财政支出还存在“一刀切”的问题。一释放就全部释放,负债率大幅上升;收集起来就是“一刀切”,容易出现很多烂尾工程。事实上,有些基建项目是不应该征收的,应增加投资。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具体任务中,有两项具体内容有利于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的恢复,即“加强相关方面衔接“,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推动基础设施项目在建项目早见成效”,“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各地要盘活现有财政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必要的在建项目,要截流、避项目。”


除了稳定基础设施,促进有效投资稳定增长还有其他内容。见面会荷兰国际集团指出,要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在交通、油气、电信等领域,推动一批民间投资为主、投资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潜力大的项目。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外商再投资鼓励政策,加快落实已签约外商投资项目。


会议还要求,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和储备,满足发展和民生需要。加强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研究。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