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音控股:核心发明专利融资超30亿

国内——印度——非洲——这是大多数国产手机厂商开拓市场的路径,但“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却走了相反的方向。 2018年,传音控股成为非洲手机市场的龙头,份额达到48.71%,几乎占据了非洲市场的半壁

国内——印度——非洲——这是大多数国产手机厂商开拓市场的路径,但“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却走了相反的方向。


2018年,传音控股成为非洲手机市场的龙头,份额达到48.71%,几乎占据了非洲市场的半壁江山。在非洲手机市场站稳脚跟的传音控股开始寻求资本市场的支持。 2018年向新界泵业借钱未果后,传音控股转向科创板,计划融资金额30.11亿元。近日,传音控股在更新半年报财务数据后,向证监会提交了注册申请。


科创板更加重视重点关注拟上市公司的技术水平。提交招股书后,传音控股被上市委员会要求进一步披露具有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认定。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传音控股号称率先将行业前沿技术与非洲市场特点相结合。目前拥有核心专利42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其中原创专利4项。随着华为、小米深耕非洲市场,传音控股能否实现持续盈利也备受关注。


从波导到传声,朱兆江打造“非洲手机之王”


“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2007年,波导正在经历最后的辉煌时刻。如今,波导手机已经很少出现在消费领域了梅尔斯的视线。随着“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再次流露出对资本市场的渴望,波导也再次被提及,因为传音控股的创始人是前宁波波导海外市场负责人朱兆江。 ,有限公司。

传音控股主要从事以手机为核心的智能终端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品牌运营。其主要产品有TECNO、itel和Infinix手机。销售区域集中在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国家。


作为第一家进入非洲的中国手机品牌制造商,传音控股占据了非洲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IDC统计,传音控股2018年手机出货量1.24亿部,占全球市场7.04%,位居全球第一l 手机品牌制造商。排名第四;非洲市场​​份额达到48.71%,排名第一;印度市场份额达到6.72%,排名第四。招股书称,在《非洲商报》2019年6月发布的“非洲消费者最喜爱品牌”百强榜单中,传音控股旗下三大手机品牌TECNO、itel、Infinix分别排名第5位、第17位和第26位。


2016年至2018年,传音控股手机出货量从7557万台增长至12428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8.24%;销售额从116.37亿元增长至226.4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9.5%。 2019年上半年,传音控股手机出货量5471万部,销售额105.04亿元。


传音控股2016年至2018年、2019年1月至6月营业收入116.37亿元,20.044票据分别为226.46亿元、226.46亿元。 105.04亿元,扣除非净利润分别为5.58亿元、6.29亿元、12.24亿元、6.9亿元。上述期间,公司手机产品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95%以上。


传音控股的手机产品主要为功能手机和智能手机。随着新兴市场的日益成熟,智能手机的占比逐渐上升。从2016年起由2018年的62.19%上升至2018年的69.81%,并于2019年1月至6月持续上升至71.99%。


传音控股提交后其招股书中,有声音质疑其手机单价和毛利率。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2019年1月至6月,传音控股手机产品平均单价分别为137.91元、150.29元、分别为172.42元和177.26元,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0.59%和20.97%。 、24.45%和29.16%。从这一点来看,传音控股20%以上的手机产品毛利率并不低。 2018年小米智能手机毛利率为6.2%,上年为8.8%。


一家国内手机厂商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非洲人口多,基础条件差,网络也比较复杂。它是最后一个放弃 3G 的国家。在4G大陆市场开拓过程中,不少手机厂商并未将非洲视为长期发展的战场,这给了传音控股一个发展的机会。


核心发明专利多通过合同获得,使用费受关注


2018年3月1日新界泵业年报公告称,拟通过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方式取得传音控股的控制权。若收购成功,传音控股将借壳新界泵业登陆A股市场。然而三个多月后,新界泵业宣布终止重组,原因是交易双方未能就交易计划的重要条款达成一致。


今年3月29日,传音控股提交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科创板上市,科技水平更受关注。


2016年至2018年,传音控股研发费用分别为3.85亿元、5.98亿元、7.12亿元。今年1-6月3.49亿元,研发费用逐年增加河


招股书显示,传音控股及其子公司在中国共拥有专利630项,其中发明专利97项,实用新型专利385项。 148项外观设计专利。传音控股目前拥有42项核心专利,这些专利均应用于公司的手机产品中。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核心技术产品的销售。


2016年至2018年、2019年1月至6月,传音控股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分别为104.22亿元、191.35亿元、214.291亿元。元和96.9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3.39%。


新京报记者发现,号称率先将行业前沿技术与非洲市场特点相结合的传音控股,拥有核心专利42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原创仅4项,其他12项发明专利是通过继承,即通过合同行为获得的。


上交所第三轮问询中,上交所要求传音控股就公司深色皮肤数据库、手机新材料、充电、OS系统研究等方面作出说明和发展,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是否领先于同行等问题。


传音控股回应称,公司功能手机应用所采用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公司自主研发或基于技术授权的定制研发。存在一定的技术进入壁垒。公司率先将行业前沿技术与非洲市场特点相结合,通过技术整合、迭代开发形成产品竞争力。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研发力量研发、转化和应用能力,其核心技术已在公司手机产品上实现产业化。


2017年,传音控股引入了香港网易互娱、Tetrad、Gamnat、瑞奇合盛、株洲展飞、苏州麦兴、鸿泰基金等战略。当他还是投资人时,曾签过这样一份对赌协议:如果传音控股与专利权人签订了未来一定期限内专利许可和使用的专利许可协议,传音控股应支付的专利许可费按过去一定期间计算金额高于一定金额,且传音控股一定期间经营业绩未达到约定业绩的,上述战略投资者有权向传音要求现金补偿控股。


可见投资者已经重视起来。涉及支付传音控股的专利许可费。传音控股还表示,表明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是连接通信网络的载体。为了接入通信网络,实现全球通信,各项性能参数必须符合移动通信协议标准。标准必要专利不断变化,主要标准必要专利集中在基带芯片等底层技术,大多数手机厂商无法实时掌握和判断,因此可能会被第三方指控甚至被起诉。


上述手机厂商负责人也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在专利问题上,传音控股面临的最大风险在于可追溯性和手机专利费。可以追溯到过去,即可以查询所有历史销售情况计数并收费。


专利使用费已成为公司预计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各报告期末,公司计提专利使用费用形成的预计负债分别为1.53亿元、3.17亿元、5.01亿元。”公司预计负债总额同期分别为2.78亿元、5.35亿元、7.45亿元。


融资超30亿元,已提交注册申请


传音控股:核心发明专利融资超30亿

p>


近日,传音控股在更新半年报财务数据后,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试图上市。传音控股共募资30.11亿元,将用于传音智汇园手机制造基地项目、手机产品离子基地(重庆)项目、移动互联网系统平台建设项目、上海手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深圳手机及家电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市场终端信息化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3亿元。


2016年至2018年、2019年1月至6月,传音控股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5638.9万元、90.0517元分别为万元。元、13083.27万元、7284.26万元,主要由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形成。三年半时间,获得政府补贴超过3.5亿元。


2016年至2018年末,传音控股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30.47亿元、30.04亿元、37.72亿元。 2019年上半年末为39.45亿元。此外,传音控股于2016年和2017年进行了两轮融资,大额融资现金流分别为8.79亿元和14.2亿元。


从这一点来看,传音控股似乎并不缺钱。此次上市融资后,其能否提升核心技术,扩大产能,延续“非洲手机之王”的传奇,还需观察。



8月18日,新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传音控股。传音控股公关部告诉新京报记者,相关问题需要秘书办公室予以解答。随后,新京报记者多次致电传音控股董事会秘书办公室工作人员,但无人接听电话。


文章来源:北京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