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出席历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部长、张军部长助理介绍了五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进展和前景,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和参与。经过五年实践,“一带一路”建设已从理念和愿景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取得重大进展。
宁吉喆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已写入联合国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10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签署118项合作协议。 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79项成果中,265项已完成或转化为正常工作,14项正在督促推进,落实率达95%。
此外,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聚焦重点项目、加强金融支持、密切人文交流等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与沿线国家双向游客人数将超过8500万人次,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
“过去五年的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国际认可度不断提高,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影响力不断扩大。”宁吉喆表示,我国现在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合作,有利于共享共同发展机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努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
张军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承载着各国人民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满足了应对世界经济风险和挑战的现实需要,展现了引领和建设世界经济的作用。钢笔世界。这一经济战略构想也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建设性作用。
经贸合作成效显着
钱克明在发布会上表示,过去五年,我国贸易与沿线国家交往不断扩大。已成为25个沿线国家最大贸易伙伴,与13个沿线国家签署或升级5个自贸协定。立足周边、覆盖“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网络正在加速形成。
——五年来,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突破5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1%。
——近五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年均增长7.2%,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突破5000万亿元,年均增长19.2%。同时,我们将继续放宽外资准入领域,营造高标准营商环境,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
——五年来,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82个,累计投资289亿美元,入区企业3995家,累计投资289亿美元。向东道国缴纳税费20.1亿美元,创造就业岗位24.4万个。
宁吉喆在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与有关国家在推动第三方市场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第三方市场合作是开放、包容、务实、高效的体现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理念的有效国际合作模式。帮助中国企业与其他国家企业,特别是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实现优势互补。我们可以共同为第三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1+1+1>3”的共赢效应。中方愿与有关国家和企业一道,扩大第三方市场合作范围,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开拓投资、生产、经营市场,积极创新合作模式,支持企业通过联合招标、联合招商等多种方式开拓新市场,实现优势互补、各方共赢。
中方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债务管理
宁吉喆表示,面对新形势,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协商一致的原则。我们要坚持共建共享,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以合作共赢为目标,高质量高标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针对债务问题的担忧,钱克明表示,中国历来非常重视如何在避免负担的同时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因此一直强调选择一些经济效益,特别是能够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增加出口的基础设施投资也欢迎发达国家和多边金融机构的参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宁吉喆表示,共建“一带一路”项目给有关国家带来有效投资,而不是所谓的“债务陷阱”。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外媒报道的一些国家的债务问题与“一带一路”建设及其项目并不必然相关。其中,一些国家的债务水平过去就很高,一些国家的债务负担确实很重,但主要是来自其他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的长期、大量借款。中国是后来者,也不是最大债权国。
宁吉喆表示,中方一贯高度重视加强与有关国家共建项目的债务管理和投资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投融资中,中方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导向,根据项目方实际情况提供贷款。各国应尽力支持项目建设,避免给项目国造成新的债务风险和财政负担。中资银行在为项目提供融资前,会严格测算借款人的负债情况和偿付能力,并在放贷后持续跟踪监控相关国家风险和主权风险。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家最紧迫的任务。对于一些经济建设有迫切金融需求的发展中国家,中资银行也将通过合理设计融资结构等多种方式,帮助其实现债务可持续性。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