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政府密集出台扩大开放、改善营商环境举措。基于对中国投资前景的看好,不少外资企业进一步扩大在华产能、规模和投资。
近两个月来,一系列扩大开放举措密集出台实施。
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提升投资自由化水平。
7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提出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康迪大力培育进口促进平台,优化进口通关流程,降低进口过程制度成本,加快改善国内营商环境。
7月28日,《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正式实施。清单项目由63项减少至48项,一二三产业全面放宽。市场准入涉及金融、交通、能源、农业等领域。
7月30日,《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正式实施,项目由95项减少至45项。提出新措施在种业、油气、矿产资源、增值电信、文化等重要领域开展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燕生表示,这些政策的密集出台,正是扩大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实,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外面的世界。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也具有重要意义。更好的新环境对招商引资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系列扩大开放举措可以看作是当前关键时期中国为稳定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全球化发展所做的努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研究室主任杨立强表示。
一方面,中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于日另一方面,中国也在不断努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比如,上述《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外贸平衡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改善国内营商环境”,加强外贸诚信体系建设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公平竞争。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规范和改善国内市场秩序。
8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任务分工方案》通过视频电话会议转变政府职能,要求2018年底前建立营商环境评估机制,在22个城市开展。估价。
从地方层面看,多地以“放权、放权、放权、放权、放权、优化”改革为抓手,推出优化业务的务实举措环境。
再如,北京近日印发的《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要举措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大改革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包括建设全市统一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等。
继去年底印发《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后,上海近期出台了《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制定《扩大开放百项行动计划》。
《扩大开放百条举措》行动计划提出,组织实施2018上海营商环境改革年系列行动,对标国际营商环境表现领先经济体、全球营商环境改革年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一系列关键指标专项行动的实施,在开办企业、办工许可、获电、跨境等方面,企业平均服务时间缩短一半,手续平均减少40%。 ——边境贸易、财产登记。
“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公共服务、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完善等,这些不仅有利于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也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增加中国遭受贸易摩擦的风险。竞争性体重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
外资企业拓展业务
新一轮开放政策的出台,让外资企业持续看好在华投资前景。
商务部7月数据显示,1-6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9591家,同比增长96.6%,实际使用外资446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同比增长1.1%。
上半年,主要投资来源地中,美国、新加坡、韩国、英国、澳门实际投资额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9.1%、19.7%、43.8%、82.5%、78.7%。
《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调查报告》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美国商会年度报告》显示,今年有74%的会员企业计划扩大对华投资,这是近年来比例最高的。
不难注意到,近期,通用电气、福特、宝马、特斯拉等外资企业进一步扩大在华产能、规模和投资。
宝马与华晨近期达成长期框架协议。双方确定,华晨宝马沉阳合资公司将继续扩大投资和生产,此次扩建计划也将使华晨宝马沉阳基地成为宝马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预计年整车产能到2019年将增至52万辆。
7月10日,特斯拉宣布超级工厂正式落户上海,项目计划年产50万辆纯电动汽车,计划落户上海纯电动汽车研发、制造、销售全产业链都在上海。
百事公司官网显示,该公司近日宣布投资近1亿美元,对上海松江食品工厂进行扩建改造。
白明表示:“现在国际跨境投资总体在下降,但在华外资企业数量却在增加。通过扩大开放,我们将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多机会。”间接你给我们带来了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也为多边贸易体制作出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