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不像微信的“小游戏”那样碎片化、简单。调动玩家情绪的玩法持续性低,盈利模式单一。 Travel Frog 能存活多久还有待观察。
最近,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游戏火了。它的画风是这样的:
玩家主要在三个界面Switch场景:庭院、小屋、商店。玩家可以在庭院中采摘三叶草,然后在商店中为青蛙兑换食物、帐篷和其他旅行装备。
这款游戏俘获了无数网友的心。已经传遍了朋友圈,甚至让很多人都不愿意吃火锅牛蛙了。 “青蛙”菜肴的点单率大幅下降。
操作简单,佛系风格。如此轻量化的设计也是它最终成为一款“短命”游戏的原因。
(自给自足旅途中的青蛙)
但是经过分析,我判断它不会流行超过三个月。主要原因如下:
流行元素很难成为强势用户
粘性原因
我们先来看看《旅行青蛙》为什么这么火:
二是调动玩家情绪,广泛传播。样子可爱的青蛙在床上看书打哈欠的场景,充分调动了无数女玩家的母性基因。此外,青蛙不时邮寄照片和随机回程时间,将“子千里行,母牵挂”的牵挂埋在玩家心中。
第三,虽然产品的设计风格极为克制(只有“商店”、“小屋”和“庭院”) ,但场景以青蛙邮寄旅程照片的形式无限扩展。
但是,上述几个热门因素并不构成强大的用户粘性。
因为这些元素在现在的游戏生态环境中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
操作的碎片化和简单性不如微信“小游戏”。在当前的互联网游戏生态中,简单并不构成竞争力。 2017年底,微信推出了基于小程序的“小游戏”,将游戏操作的轻量化、简单化推向了新阶段。后续的轻量级化学操作游戏可能会陆续出现。
同样,激发玩家情绪的玩法可持续性也较低。比如《恋与制作人》当年就爆红。g 2018年元旦,满足了女玩家同时被多名异性围观的“玛丽苏”幻想。然而,不到一个月,它的受欢迎程度就开始直线下降。
除了产品剧情设计上的拖沓之外,依靠煽动情感换取用户使用热情的行为的可持续性也值得怀疑。
毕竟,用户的情绪很容易被煽动,但也很容易改变。
青蛙出行场景重叠度较高,很容易造成玩家审美疲劳。青蛙在旅途中时不时地邮寄照片,这让只在庭院、小屋和商店里闲逛的玩家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新鲜感”。
不过目前各玩家发布的青蛙旅行照片场景重合度较高,主要集中在京都天桥立、秋田县名古屋城等地C。场景重叠必然会降低用户的新鲜感。
养猫失败,养猫能成功吗?青蛙?
《旅行青蛙》由日本游戏厂商Hit-Point制作。这并不是它第一次推出放置类游戏。几年前,Hit-Point推出了养猫游戏《猫后院》。
两款游戏最大的区别在于,《猫后院》的主角是一个猫代替了青蛙,其余设置场景没有大的区别。
据媒体公告,《Cat Backyard》多次跻身日本应用市场免费应用前三名。自2017年7月起,其下载量开始跌破1700万。如今,《猫后院》的真正玩家主要是爱猫人士等小众群体。
与《猫后院》相比,《青蛙Tr》的用户数量和用户画像avel”能否保留就比较难判断了。毕竟我们经常听到“某某是爱猫人士”,却很少听到“某某喜欢养青蛙”。
< br/>
我说的有道理吗?
各位青蛙爱好者有多少养过青蛙?
盈利模式单一
Hit-Point这款游戏的最终收入主要来自于购买的用户三叶草,但这种盈利方式比较单一,用户付费意愿的可持续性值得怀疑,因为:
这个“佛”“青蛙”是一个无欲无求的孤独者,这是通过游戏规则自然获得的。三叶草已经可以满足青蛙的大部分需求;
游戏设定了青蛙出行和回归的随机性原则,让玩家难以捉摸自己的行踪并等待青蛙,返程期间没有足够的积极性购买。
因此,我如果“青蛙旅行”的设计模式和盈利方式不进一步完善,它最终将成为下一个“猫后院”。
现在,《青蛙旅行》只能作为小佛教徒“修身养性”的玩物,供少男少女们理解提前“成为父母是什么感觉”“中。
拍一张我和青蛙的照片
作为一款放置类游戏,《旅行青蛙》或许无法持续火爆,但Hit-Point却可以抓住当下的人气,赚大钱。
例如:
趁这个游戏火热,开发IP,然后拍成影视
丰富玩家可购买的产品种类:为青蛙设计各种皮肤;为小屋添加房间装饰;提供与青蛙的在线照片服务。
今天就这些。虽然我的兴趣仍然是在这里,我要为我的“青蛙儿子”挣四叶草。
来源:腾讯创投(ID:qqchuangye)
文:周小燕
(编辑:叶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