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及两会发文解决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27日联合发布《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旨在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维护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防范系统性风险,有效维护金融体系。系统运行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27日联合发布《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旨在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维护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防范系统性风险,有效维护金融体系。系统运行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指导意见》主要规范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机构以及国务院金融业稳定发展委员会确定的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 《指导意见》主要涵盖三个环节:一是科学评估、合理认定。n 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二是加强监管,降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发生重大风险的可能性。三是建立专项处置机制,确保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发生重大风险时能够安全、快速、有效处置,确保其关键业务和服务不中断,妥善解决“大而不能倒”问题”。


“守住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必须加强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对于《指导意见》的发布,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其出台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与国际接轨,同时时限t大型金融机构可能过度承担风险。因此,不仅是银行,保险、证券、互联网金融巨头也可能被纳入这一计划。我们还需要等待评估详情和名单的发布。


央行及两会发文解决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问题。

《指导意见》指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由金融委员会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基本规则制定、监测分析和并表监管,责成有关监管部门酌情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必要时对金融机构进行检查监督。经国务院批准。


值得注意的是,《指导意见》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提出了特殊监管要求,这意味着系统重要性机构可能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 《指导意见》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提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资本要求和杠杆率要求,待审核后实施。报财务委员会审议批准。


曾钢认为,“大而不能倒”意味着不会破产退出,而是可能超额承担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全社会都要买单。 。 《指导意见》的目的是防止大型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限制其业务复杂程度,限制其风险资产规模。这是一个这也是对他们施加额外资本要求和杠杆率要求的原因。


《指导意见》强调建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特别处置机制,确保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倒闭时得到处置安全、快速、有效,确保关键业务和服务不中断。 《指导意见》要求中国人民银行牵头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等有关单位组成危机处理小组,负责建立专项处置机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推动制定恢复和处置计划,并进行处置能力评估。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发生重大风险的,经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成立风险处置工作组进行应对和处置。同时,《指导意见》还明确了问题机构的处置原则和处置资金的使用顺序,确保处置过程中处置责任明确。既要守住底线,防范系统性风险,又要遵守法律法规,防范道德风险。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