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前夕:快递企业收入普遍下降

“双11”临近,部分快递企业提前试探市场,发布涨价信息。与此同时,国内几家主要快递上市公司近日发布了9月份快递业务经营简报。从目前已发布经营简报的快递企业数据来看,9月份上市快递企业单票收入普遍下滑。

“双11”临近,部分快递企业提前试探市场,发布涨价信息。与此同时,国内几家主要快递上市公司近日发布了9月份快递业务经营简报。从目前已发布经营简报的快递企业数据来看,9月份上市快递企业单票收入普遍下滑。申通快递、圆通快递和顺丰快递分别下跌13.5%、17.93%和11.32%。

业内分析师表示,单票收入普遍下滑是市场竞争加剧所致。为了竞争,快递公司只能降低价格。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影响强烈,从单票营收指标普遍下滑就可以看出。就连顺丰速运也因推出特价商品而出现单票收入下降的情况包。


单票收入普遍下降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目前,申通9月快递服务收入20.47亿元,同比增长30.33%;完成业务量7.25亿票,同比增长50.64%;快递业务单票收入2.82元,同比下降13.50%。

圆通9月快递产品收入22.16亿元,同比增长16.70%;业务完成量8.11亿票,同比增长42.19%;快递产品单票收入为2.73元,同比下降17.93%。

顺丰速运9月快递物流业务营业收入98.82亿元,同比增长22.33%;业务量4.54亿票,同比增长37.99%;单票收入为21.77元,同比下降11.32%。可以看到,上述三大快递公司的单票收入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韵达单票收入为3.13元,同比增长84.12%。韵达解释称,这是由于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对快递服务的配送服务业务模式进行了全网调整。此次调整后,公司向加盟商提供的快递服务有所增加。送货服务,相应地,公司的快递服务收入增加了送货费收入项目。其他数据方面,韵达9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27.72亿元,同比增长158.58%;业务量8.87亿张,同比增长40.57%。韵达表示,收入增加是由于对公司快递业务量的增加以及公司快递服务收入的增加以及公司快递收入项目的影响。快递业务单票收入同比增长84.12%。

有起有落


虽然各家公司的单票收入有所下降,但意味着快递价格逐年上涨。走低一点。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双11”物流高峰,快递企业却暗流涌动,中通、圆通纷纷宣布涨价。

率先发布涨价信息的中通快递表示,由于人工和运输成本增加,自2019年11月11日起调整快递费用,具体调整幅度以当地执行。服务网点以总部的指导和建议为依据,结合智慧h 各自的实际情况。

圆通随后顺应涨价趋势,也从11月11日起调整了快递收费,以应对高峰期快递“揽、转、运、派”的人员和车辆使用情况季节。 、网站扩建等成本不断上升。


随着“双11”临近,快递涨价从来都不是商家关心的问题。不过,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大庆乐观地表示,近期快递费用调整并非针对消费者和商家,而主要涉及运输、中转等内部成本。快递网点在执行上有一定的灵活性。这样可以保证配送人员的收入,保证快递旺季的用户体验。他认为,在快递运输旺季期间,行业企业将进行价格调整。过去几年,每逢春节等旺季,快递公司照常调整快递价格;相反,他们在淡季期间降低了价格。


“双11”前夕:快递企业收入普遍下降

不过,在快递专家赵小民看来,“双11”期间快递企业的价格调整正是为了稳定市场、稳定市场。公司内部运作。这也反映出快递市场竞争的加剧。如果在物流高峰期维持原有的低价,可能无法更好地支撑公司的运营。


低价模式持续


其实,以上数据不仅体现出除了成本计算方式不同外,也说明专营快递企业依然在用价格来稳定市场。

赵小民认为,减少单票收入的下滑,意味着快递企业仍在延续低价模式,大打“价格战”。虽然顺丰速运的单票收入也有所下降,但这主要是由于特价商品的推出,并不影响其主营业务的收入。但价格战部分影响了快递服务质量的提升,部分企业服务质量持续下滑。


以终端配送为例,据记者调查,近一年来,终端服务情况仍不理想。没有电话通知、默认将包裹放入快递柜、要求消费者到固定地点取件等情况并不少见。


针对上述行为,国家邮政局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专项清理整顿活动。作为截至8月中旬,各地邮政管理部门通过12305专线共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237条,涉及圆通、韵达、中通、申通、百世、天天、顺丰等10多家快递品牌企业、品君等,共作出行政处罚118项,罚款127.3万元。


赵晓敏表示,对于加盟企业来说,网点服务确实难以掌控,但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网点效益,保证加盟店的收入。快递员,最终提高服务质量。他认为,上市快递公司应根据各网点竞争激烈程度、收发快件比例、客户结构等平衡利益,价格调整应体现在网络和快递服务及其服务的变化上。收入。


长期以来,法郎的网点不少快递企业都受到价格战的影响。网点和快递员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导致服务水平有限。然而,价格战是快递行业的一次大洗牌;在产业资本的支持和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下,预计未来一两年快递行业将出现重大结构性变化,加盟企业可能会出现新的市场格局。因此,在此背景下,未来,快递企业应该注重数量和质量,而不是一味地打价格战。如果继续低价竞争,从长远来看,快递企业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