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涉农企业上市上市融资

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如何做好金融服务提供了指导。明确了服务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工作

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如何做好金融服务提供了指导。明确了服务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基本原则等内容。

在完善适合乡村振兴发展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方面,《指导意见》分别规定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农信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要求。


增加 fi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具体来说,商业银行要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

农业银行要强化面向“三农”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改革完善“三农”金融分工体制机制,确保县域贷款增速持续高于银行平均水平,积极推动县域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全行平均水平。实施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工程将重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和信贷渗透率;

邮储银行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优势、资金优势和丰富的小额贷款经验,坚持零售商业银行的战略定位,专注于小额贷款和零售金融服务,专注于小额贷款和零售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领域的农民、新型经营主体、中小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小微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完善“三农”金融分工运行机制,加大对县域信贷投放力度,逐步提高县域存贷比并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和业务优势,突出重点支持领域,围绕提高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推进城乡金融一体化等乡村振兴重要环节,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打造全面、有特色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

此外,《指导意见》还明确了金融支持重点领域例如:重点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提供金融服务,切实满足其经营发展的金融需求。根据不同主体特点,建立分级分类的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体系。

五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涉农企业上市上市融资


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问题”《指导意见》还强调,要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元化融资需求。

其中,要创新农村信用社内部信贷管理机制。各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自主制定年度涉农信贷目标和任务,并给予一定的优惠

完善涉农业务部门和县级分支机构差异化考核机制,落实涉农信贷业务标准、薪酬激励和责任豁免。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鼓励分支机构特别是存贷比较低的县域分支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在商业可持续性基础上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合理确定贷款金额、利率和期限,鼓励发展流动资金贷款、中长期贷款等与农业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的业务。

在拓宽融资来源方面,《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大多层次资本支持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融资,规范区域股权市场发展。

加强再融资监管,规范涉农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资方向,防止资金“脱实向虚”。鼓励中介机构适当降低涉农企业上市及再融资中介费用。在门槛不降低的前提下,继续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新三板挂牌、发行公司债券、并购重组开通绿色通道。

利用债券市场融资,鼓励地方政府发行一般债券,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d 建筑等领域。

支持地方政府根据乡村振兴项目资金需求,试点发行项目融资和自平衡收入专项债券。鼓励商业银行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筹集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加大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宣传力度,支持优质涉农企业开通注册发行绿色通道,在满足信息披露要求的前提下简化注册发行流程。

《指导意见》提出,中长期目标是基本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适度竞争、创新有序、风险防范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到 2035 年可控。 金融服务能力能力和水平显着提高,农业农村发展的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到2050年,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政策体系、产品体系全面建立,城乡金融资源合理有序配置,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全面实现。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