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实施2万亿减税降费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

在今年超过2万亿元的前所未有的减税降费规模下,一些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甚至可能影响一些地方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务院时隔三年再次出手,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目的是稳定当前收入分配的总

在今年超过2万亿元的前所未有的减税降费规模下,一些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甚至可能影响一些地方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务院时隔三年再次出手,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目的是稳定当前收入分配的总体格局。缓解地方财政运行困难,支持地方政府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国务院印发《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内容有三点:国内增值税作为第一大税种,维持现有的“五对五共享”中央和地方政府,给地方政府一颗“定心丸”;实行地方增值税退税50%的均衡负担机制,缓解部分地区退税压力;消费税征管工作将后移并逐步下放到地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在当前大规模减税降费的背景下,这个《方案》的出台非常及时、必要。五年价值——延续前期过渡期的附加税政策,五共享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地方积极性,培育优势产业,部分地方增值税退税负担有所减轻,可以让新的减税政策增值税退税有待更好落实,消费税作为中央税种,首先分摊到地方,是建设中的破冰之举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石正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税收保持“五五共享”稳定预期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政府、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之分,其中最主要的地方税是营业税,但为了避免企业双重征税,近年来营业税已被增值税取代。 2017年,营业税正式取消,地方政府失去了主要税种。


为确保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格局不变不变的是,2016年国务院发文改变了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种增值税的分成比例。各国政府。与地方分享75%、25%改为中央与地方分享50%。保障了地方政府现有财力,维持了中央与地方财力“五五”总体格局。


不过,增值税50-50分摊只是2至3年的过渡政策。国务院将实施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地方税制度建立等改革。情况,然后研究是否做出适当的调整。此后,学界有专家建议,在部分中央税种下放给地方政府的前提下,降低地方增值税分成比例。这笔收入的不稳定让地方政府官员忧心忡忡,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行为。


不过,这一次的“计划”继续保持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五比五分享”的比例,即中央分享50%的增值税。其中,地方政府按纳税地分担50%的增值税。


施正文认为,这次改革的原则是保持中央与地方财政结构一致。增值税占全国税收收入的40%。因此,短期内很难做出(实质性)调整,维持目前的分配比例将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未来,随着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地方税制度的完善,增值税税率仍有望调整。


据财政部数据显示,国内增值税去年首次突破6万亿元。今年前8个月,国内增值税收入44.908亿元,同比增长4.7%。


支持实施2万亿减税降费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

减轻基层金融退税压力


范子英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预计,今年2万亿元减税降费中,中央承担约8000亿元,地方财政承担1.2万亿元。因此,地方政府对减税降费的支持是政策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


目前,各地正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今年前7个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3.492亿元。预计将突破2万亿元。受财政收入减少影响,全国l 今年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比较小。前8个月,地方财政收入同比仅增长2.8%。十多个省份的收入出现下降,这是非常罕见的。


在众多减税降费政策中,近期各地已开始向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退还增值税抵免额。


当增值税纳税人当期销项税额不足以弥补进项税额时,其差额称为留存税额。 2018年之前,我国不退还增值税结余,而是允许企业结转下一期抵扣。这样做相当于企业预缴税款,占用了企业的现金流,对于初期投资巨大的制造业和高科技重资产企业不利。


为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2018年,我国开始对部分先进制造业等行业开展部分增值税抵免退税试点。今年将试点增值税期末留存税款抵扣退税制度。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存税款。 9月,部分先进制造业企业已收到退税。 10月份,更多合规企业将获得退税,对地方财政收入来说又是一大考验。


此次《方案》调整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摊机制,目的是缓解部分大额退税案件地方财政压力。


在保持中央和地方“五五”增值税退税比例不变的前提下,地方增值税退税比例(50 %),企业所在地全额负担(50%)先调整为15%,其余35%暂由企业所在地缴纳,然后由各地按照上一年度增值税的份额均摊。预付款项超过应缴金额的,按月由中央财政划拨至企业所在地省级财政。


范子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既然中央和地方政府分享了50%的增值税收入,那么退税也应该是50%。但问题是,增值税是一种环节较多的连锁税。很多环节的增值税收入都留存在外地,但退税却由退税企业所在地承担,负担很重。因此,这次《方案》采用平衡机制,较为合理。


施正文表示,如果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摊机制不合理,地方财政无钱退还给企业那么这个退税政策在实践中就不会有效。实施。此次退税分享机制改革将更加公平,确保减税政策更好地落实。此外,《方案》要求合理确定省级以下退税共享机制,有效减轻基层财政压力,这也要求省级政府承担更多的退税金额。


部分消费税上缴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


地方政府失去主要税种,中央需要进一步完善地方税制度。例如,2018年新开征的环境保护税将全部归属地方政府,成为地方税。然而,市场预期的消费税地方转移却迟迟没有实质性动作。凯特。


此次《方案》拉开了消费税部分下放地方政府的序幕。


《方案》提出,按照完善地方税制度改革的要求,在征管可控的前提下,部分现行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的消费税将逐步转移到批发或零售环节,扩大地方财源,引导地方政府改善消费环境。


其中,具体调整事项经逐项报批后已得到充分论证并稳步实施。先对高档钟表、贵重珠宝、珠宝玉石等条件成熟的项目先行改革,然后结合消费税立法对其他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改革试点。的基数为改革调整的现有部分由地方政府下放至中央,增量部分原则上归地方政府所有,以确保中央和地方政府现有财政结构的稳定性。


范子英认为,消费税作为地方税更合适。目前消费税的征收环节基本集中在生产环节。对于地方税,征收环节需要转移到批发零售环节。这样可以保证税源由生产地转向消费地,更加合理、科学。


施正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消费税不会全部上缴地方政府,但部分税目增量收入将上缴地方政府。目前,我们将从高档手表、贵重物品等收入较小的税目入手。珠宝玉石,因为这些税目征管比较齐全。未来,批发零售环节将征收更多消费税税目,其中可能包括规模较大的成品油。将部分增量消费税转移给地方政府,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鼓励地方政府优化营商和消费环境。改革后的消费税存量基础仍然属于中央,这也保证了中央财政收入的稳定。


为防止地方政府刻意压低消费税基数,从而获取更多增量收入,《方案》明确提出,防止部分地方政府人为干预税收和征税。突击做基地。此外,我们还将严肃查处干扰等各类违法行为。加强企业经营、税源分配、地方市场保护等方面的监管,防止为了短期和地方利益制定非法政策。


《方案》解决了过渡期后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共享问题,通过增值税超额抵扣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地方税制度是规范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重要一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战略研究所研究员杨志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