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9万亿元,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恢复

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9万亿元信贷社会融资超预期,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升据中国人民银行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9万亿元,同比多增3069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加2.27万亿元,

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9万亿元

信贷社会融资超预期,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升


据中国人民银行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9万亿元,同比多增3069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加2.27万亿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增加2550亿元。 1383亿元。 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上月末加快0.2个百分点。信贷、社会融资、货币供应量数据均超出市场预期。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9月份信贷社会融资表现好于预期,体现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回升。贷款总额已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


从贷款结构看,住宅领域方面,9月份新增贷款7550亿元,与同期基本持平去年。从企业部门层面看,9月份非金融企业和机关信贷增加1.01万亿元,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和上月水平。其中,中长期企业贷款增加5637亿元是一大亮点。

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9万亿元,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恢复

事实上,从8月份开始,中长期企业贷款增速已连续两个月回升。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其林认为,中长期企业贷款大幅增加是银行集中释放准备金项目的季节性原因。也与央行对FINA的指导有关国家机构加大对制造业和民营企业中长期贷款力度,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落地等因素有关。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建红表示,从实际投资方向看,中长期的改善企业部门贷款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增长较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明显回升,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企业部门贷款增加主要受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影响)形成机制,商业银行预计未来市场整合剩余利率进一步下降,积极提前发放贷款,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领域。此外,央行此前表示,MPA(宏观审慎评估)评估将包括实施LPR形成机制改革,这也是扩大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原因。在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加大的背景下,中长期新增企业信贷规模将继续好于市场预期。


“居民部门、企业部门、短中长期信贷结构有所改善,体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提升。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朱建芳表示。


同日,央行还发布了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之三。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3.63万亿元,同比多增4867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加18.7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28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