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这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发展的新实践。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发布,大湾区各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这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发展的新实践。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发布,大湾区各界摩拳擦掌,抢抓机遇,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粤港澳地区,9+2城市群加紧落实规划纲要,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澳门以实际行动回归祖国。

我国发展的重点产业有哪些?大湾区?机遇和挑战是什么?普通公民如何参与并享受红利?本报即日起推出《聚焦大湾区建设》系列报道,为您讲述正在进行的建设进程和与时代共鸣的感人故事。敬请期待。

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热门话题,尤其是“科技创新”成为“粤港澳一体化发展、经济质量提升的关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也强调,要重点支持香港、澳门和内地加强科技创新三是今年参加全国政协港澳两会期间的科技创新合作。如何完成如此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技术创新是重中之重

凝心聚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首要任务、重中之重,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最有共识、最有优势的地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罗文评价科技创新现状。

粤港澳大湾区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7000万,经济总量超过700万。超过10万亿元。与世界其他著名湾区相比,其基本要素遥遥领先,而其短板恰恰在技术创新上。

在旧金山湾区,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加州大学各分校的重点实验室和科技机构非常发达。东京湾地区也有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粤港澳大湾区基础好、面积大、人口多、产业门类齐全。 “国家从战略高度优先发展科技创新,弥补粤港澳大湾区的短板,我认为我们抓住了关键。”广东省原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少春表示。

事实上,粤港-澳门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是继北京、上海两个科技创新中心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又一个科技创新中心。 “通过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的深度融合。融合程度将推动京津冀、大湾区建设。”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这三个占全国经济总量近40%的超级城市群转型为创新型经济体,引领我国整体经济向创新驱动型转型一。罗文分析,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科技创新高地中心肩负着引领和带动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创新转型的历史责任。因此,说是重中之重也不为过。

粤港澳优势得天独厚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科技创新具有天然优势。三地创新功能互补性强。港澳地区前期科研能力较强,但自身经济规模和市场有限;广东素有“世界工厂”之称。产业链完整,市场空间大。两者相互融合,发展潜力无限。

“香港有四所大学跻身世界大学前100名,他们的实力雄厚。科研能力强,与国际标准紧密接轨。这些都是香港发展创新科技的优势。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介绍,香港科研机构实力雄厚,两院院士数量众多,每年约有9000名科技界毕业生。这些人才是科技创新产业的中坚力量,同时香港融资成本低、融资渠道广,也更有利于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

“广东的优势在于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林少春说,广东腹地广阔,市场大,制造业发达,强大的科研能力,以及强大的政府决策和执行能力,可以与香港、澳门形成互补。

“香港的科研成果已成为试用产品,回归香港”完善产品设计,然后去东莞生产,最后可能在南沙运出,销往世界各地,还可以在香港融资……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可以互相上下游,形成完整、一体化的产业链,所以我非常看好。”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务首席联络官洪为民说。他还从事计算机行业,有很多创业经历。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有“创新的种子”,科技创新是重点发展方向,可以放大优势发挥港澳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现代金融、知识密集型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与广东实体经济互动,延伸产业链和创新链,开辟广阔的市场空间。

科技创新生态日益活跃

★“支持香港”澳门“加强与内地科技创新合作”不是一句空话,国家有关部委和粤港澳政府纷纷出台人员物资通关、科技成果进出境等规定。科研样本、实验试剂和遗传资源、科研材料和设备的跨境使用等一系列便利措施,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生态圈a 日趋活跃。

港澳科研机构参与广东项目,获得财政资金后可在港澳使用;港澳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需要使用广东设备的也可以申请。香港特区政府在科技领域的投入超过1000亿港元,大力发展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金融科技四大领域。六所香港大学在深圳设立了72个设施。科研机构;澳门还依托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逐步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合作,推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经过多方努力,近年来,科技大湾区创新生态系统展现出强大活力。尤其是香港,与几年前相比,创业氛围和资金投入都有很大改善。仅在香港数码港,金融科技领域就有超过300家初创企业,其中30%来自香港以外地区,包括英国、印度、马来西亚、以色列等,充分说明香港的吸引力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肿瘤学系教授莫树金表示,过去大学“不喜欢”教授创业。不过,这几年,特区政府投入大学的创业资金和科研经费有所增加,大学也开始鼓励教授创业。 “气氛变了。”在更多资源的支持下如此一来,年轻人在科技创新领域更容易迈出创业第一步。 “这两年,很多年轻人突然开始创业。”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破除人才、创新要素等创新要素便捷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技术、资金、设备、信息、数据和样本,支持粤港澳深度合作,开展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改革试点,形成交流互动、协同创新的新局面粤港澳之间。 ”罗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