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与深圳唯冠公司iPad商标权属纠纷案

84095次 2017-12-14 唯冠商标【案件简介】2010年4月19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苹果商标确权案。苹果公司请求确认其为iPad商标的专有所有人,并请求判令被告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84095次 2017-12-14 唯冠商标

【案件简介】

2010年4月19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苹果商标确权案。苹果公司请求确认其为iPad商标的专有所有人,并请求判令被告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唯冠科技”)赔偿损失400万元。 2011年12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驳回苹果公司的诉讼。苹果公司随后向广东省高院提起上诉。与此同时,唯冠科技开始向深圳市福田区法院、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上海浦东新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苹果三家授权经销商停止使用iPad商标。 2012年2月,惠州中院作出一审判决,裁定深创公司惠州分院ian Chain Co., Ltd.被禁止销售苹果iPad相关产品。此外,苹果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作为苹果iPad产品在中国的总经销商,也被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追加为该案第三人,被要求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对于损失。 2012年6月25日,广东省高院宣布,苹果公司与唯冠科技达成和解,苹果公司向唯冠科技支付6000万美元,唯冠科技将iPad商标转让给苹果公司。 7月2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发出将涉案iPad商标转让给苹果公司的裁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案件顺利侦破。开心财税商标在线查询提醒您委托专业的商标代理机构可以实现e 事半功倍。开心财税的线上平台和线下工作网络为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提供境内外商标申请、商标注册、商标转让和商标维权服务。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商标信息,可以访问开心财税。开心财税为您提供免费商标查询。我们希望它可以帮助您。


【影响力点评】

作为国内科技公司,世界知名科技公司之间知识产权的典型案例。这一系列案件发生以来,引起国内外舆论关注。对于习惯使用苹果电子产品的国内精英人士和草根“苹果迷”而言,该案的结果将决定苹果新iPad产品能否顺利上市。大陆未曾有过;对于iPad产品的大陆经销商来说,诉讼的成败将严重影响其商业利益;对于法学界来说,此案如何解决,将成为涉外商标权纠纷的典型例证。基于该案社会关注度较高,2月29日,广东​​省高院不仅在二审期间公开开庭审理,还在其官方微博上对庭审过程进行了直播。如何最大化司法判决的社会效应和商业价值也是本案关注的焦点。唯冠濒临破产,债权人数百人,其最大的财产估值主要集中在iPad商标的价值上。诉讼 目前,涉案商标已被多家银行申请扣押。商标的价值一旦贬值,将会给债权人造成更大的损失。业内人士表示,该案的成功调解,最大限度地发挥了iPad商标的价值,极大地保护了债权人的权益,开创了解决涉外商标权属纠纷的新途径。

【评价】各方意见】

本案审理过程中,网友发表的意见也出现了分歧。有网友认为,唯冠科技此举是“不劳而获”,因为它不搞创新,也不会让苹果搞创新。也有网友认为,此次和解是一种解脱,也是对苹果垄断霸权的胜利。更多媒体正在关注我国部分地方工商部门在案件二审判决前对苹果iPad产品进行调查并下架的不公平行为。有学者认为,这对于那些已经或准备“g”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对于中国企业来说,iPad商标案无疑是一堂生动的案例课。《第一财经日报》发表文章《iPad商标案的教训:中国企业出海需防范商标风险》,援引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数据显示,2010年,在以欧洲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体系中,来自中国的申请量同比增长35%,累计申请量同比增长35%。应用量位居全球第七,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很多企业对知识产权的控制力度很小,管理还没有上升到内部战略规划的层面。西方国家式的知识产权制度催生了一批“专利盗版者”。国家总局不完全统计工商部门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09年,国内驰名商标中有15%在国外注册。五粮液在韩国注册,康佳在美国注册,科龙在新加坡注册。这些机构本身并不是专利技术的发明者,而是专门从其他国家获取专利。机构和个人购买专利所有权或使用权,然后打着“保护知识产权”的旗号发起欺诈性专利诉讼,牟取暴利。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宇认为,这种做法纯粹是敲诈勒索,没有什么好处。为了鼓励技术创新,中国仅与主要经济体一起调整和改变相关法规,不会因此而遭受损失。

苹果与深圳唯冠公司iPad商标权属纠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