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民日报:宏观税负44%?不可靠的! _税务新闻_快乐投资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近日,有学者测算,今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税负达到44%。数字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很多人感到困惑和惊讶:上半年,我国GDP增速放缓,但宏观税负为何却飙升?是计算不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近日,有学者测算,今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税负达到44%。数字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很多人感到困惑和惊讶:上半年,我国GDP增速放缓,但宏观税负为何却飙升?是计算不准确,还是财税政策有问题?

44%是如何计算的?

宏观税负是根据半年数据计算的。这种计算方法导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数据相差很大,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宏观税负是指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目前,我国政府收入基本分为公共财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运营四大部分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据了解,上半年宏观税负达到44%。这个数字是通过将这些上半年的收入相加并除以上半年的GDP得出的。

目前,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已出炉。根据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上半年,我国GDP初步测算为26.9万亿元;全国公共财政收入7.46万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2.6万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7万亿元。

记者检索发现,上半年政府收入中,只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尚未公布。然而,该领域的收入是所有领域中最小的。四大预算,对整体测算结果影响不大。根据2014年预算安排,全国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981.79亿元,粗略预计上半年收入在1000亿元左右。

查数据并不难,算起来也简单:上半年四项政府收入加起来约11.86万亿元,除以上半年GDP上半年26.9万亿元,可以得出宏观税负确实是44%。

面对这个结果,不少人担心:如果上半年宏观税负这么高,下半年会怎样?

按照上述方法,还可以根据2014年相关预算和预期数据进行一些计算:

2013年,我国GDP为56.8万亿元,这年 g增长目标是7.5%。 ,2014年GDP总量将达到61万亿元。剔除上半年26.9万亿元的GDP,下半年GDP约为34.1万亿元。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2014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3.95万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4.73万亿元,国有资本运营收入1981.79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77万亿元。 。四项预算总收入约为22.64万亿元。扣除上半年收入11.86万亿元,下半年收入约为10.78万亿元。

用下半年收入除以半年GDP,可以得出下半年宏观税负约为31.6%。这意味着,只要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和预算达标若能如期实现,下半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将自动下降至31.6%,大幅下降近13个百分点。

当然,毕竟现在才进入下半年1个月,预算数据未必准确。为了保险起见,记者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出了2013年上半年和2013年下半年的GDP数据和财政收入数据。结果是:2013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税负为42.5%,下半年为33.8%。 %,相差近9个百分点。

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宏观税负有可能相差这么大吗?难道是上半年企业和居民税负太重,下半年又大幅减轻?显然,这样的推论有失偏颇,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全年情况不断变化,更难以说服公众。

为什么44%不可靠

计算方法有问题。国际上宏观税负通常按一年计算;四大预算收入不能简单相加。剔除重复部分,避免重复计算

深圳人民日报:宏观税负44%?不可靠的! _税务新闻_快乐投资

在国家财税政策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上半年宏观税负怎么可能大幅上升?下半年大幅下滑?哪里有问题?

“主要原因是计算方法有问题,上面的计算只截取半年数据,GDP总量分半年,差别会很大”。财政部财经研究所副所长白敬明表示,国际上,宏观税负通常是计算性的。吃了一年多的时间。如果按照半年数据计算宏观税负,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

从近年来的财政收入情况来看,上半年和下半年的财政收入总额大致相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半时候,一半时候”。任务完成一半”;但GDP数据则不同,虽然上半年增速与下半年相似,但总量上半年少下半年多,且差异较大很大。主要原因是上半年GDP只是初步计算,下半年才会修正累计。加上其他因素,GDP出现了“上半年少、下半年多”的局面。

例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我国GDP为24.8万亿元,下半年为32万亿元,相差超过7万亿元。 2012年上半年GDP为22.7万亿元,下半年GDP为29.2万亿元。两者相差近7万亿元。从目前的情况看,2014年这一趋势仍将延续。

问题来了:作为分子,财政收入上半年和下半年变化不大;财政收入作为分子,上半年和下半年变化不大;财政收入作为分子,上半年和下半年变化不大。而作为分母的GDP上半年小,下半年大,计算出来的宏观税负突然变高。突然低落。这样的计算结果显然不科学,与实际不符,与实际情况不符。

“另外,在计算政府财政收入时,不能简单地将四大预算收入相加,还要剔除重叠部分。o 避免重复。”白敬明指出,社保基金预算收入的一部分来自公共财政补贴。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中,财政补贴收入7180亿元。这笔钱已经纳入公共财政收入计算,不应在社保基金收入中重复计算。

公共财政和社会保障基金不仅在收入上有重叠,而且与其他两个预算也有重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还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抽调部分资金用于教育、水利建设等民生支出。也就是说,如果将几项预算收入简单相加,那么同一份收入就会被多次计算,导致政府收入被夸大,计算结果也可能会被夸大。后期宏观税负也将“膨胀”。

宏观税负如何计算

作为重要的经济数据,应该由权威部门和学术机构定期发布;除了公布计算结果外,还应公布数据的来源、口径和计算方法

那么,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如何?

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争论不休,社会上也存在不同意见。仅2013年宏观税负水平就有几个流行版本:有的说是36%,有的说是33%。

由于政府收入口径不同,计算出的宏观税负结果也不同。财政部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准测算,2012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低于30%。今年2月,财政部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低于30%。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战略指出,2012年公共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2.59%,政府全部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5.33%。世界宏观税负平均水平约为40%。无论是哪个数字,都表明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仍在合理范围内。

“宏观税负水平是重要的经济指标数据,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广泛,应由权威部门和学术机构定期发布。”白敬明认为,政府总收入和GDP,几个数字的加减乘除看似简单,但实际要准确计算却并不容易。而且,一旦计算错误,很容易造成社会混乱,而且很难纠正。

“宏观税负谁都可以计算,但如此重要的数据必须是客观、客观的。向社会公布时要严谨。”白敬明表示,除了公布计算结果外,还应该公布数据的来源、口径和计算方法,这样更容易让人们了解和比较具体情况和情况。如果确实有争议,可以有两个版本,比如政府部门一个版本,学术机构一个版本;或者窄口径一个版本,宽口径一个版本,为各界提供参考。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社会。